本周盤點>>
1.美國:又將兩家中企列入禁止進口名單
2.中國:5月新船訂單量市占率近七成,穩居全球榜首
3.印尼:6月10日開始實施鋁土礦出口禁令
4.韓國:美國成第一順差國
5.俄羅斯:季克西港將對外國船只開放
6.英國/美國:簽署《大西洋宣言》
美國:又將兩家中企列入禁止進口名單
財聯社6月10日電,據路透社報道及美國國土安全部網站公開的信息,美國國土安全部當地時間9日宣布禁止從中國打印機制造商納思達和新疆中泰化學進口產品,而理由則是這些企業涉及所謂“強迫勞動”。據美國國土安全部當地時間9日在其網站上發布的消息,上述兩家中企被新列入所謂“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的實體名單中,這些企業及其子公司生產的商品將被限制進入美國。2022年6月21日,美國實施所謂“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路透社稱,現在,有22家企業被列入禁止進口的名單中,而中方此前多次否認美方關于所謂“強制勞動”的指控。
中國:5月新船訂單量市占率近七成,穩居全球榜首
據航運研究機構克拉克森(Clarkson Research)6月7日發布統計數據,5月全球船舶訂單量206萬修正總噸(CGT),同比減少36%。修正總噸由船舶貨物總量乘以船舶類型系數得出,用以表示船舶大小。其中,中國承接訂單量為141萬CGT,市場占有率為68%,位居全球榜首,這是中國自今年3月起,連續三個月承接訂單量位居全球第一。
中國:全電池驅動新能源輕軌車輛首次出口海外
財聯社6月6日報道,中國中車出口至阿根廷胡胡伊省的新能源輕軌列車項目,當天在唐山公司下線,這是我國新能源輕軌車輛首次出口。該列車具有綠色、節能的特點,車輛采用全電池驅動,可模塊化擴展多種動力模式。這款新能源輕軌列車還可以利用當地豐富的太陽能資源,通過光伏發電,為列車鋰電池提供動力電源,首次實現了太陽能發電為軌道車輛充電。
印尼:6月10日開始實施鋁土礦出口禁令
據印尼當地媒體報道,印尼政府決定從6月10日開始實施鋁土礦出口禁令,并鼓勵在印尼國內加工和提煉鋁土礦。印尼總統佐科曾表示,實施鋁土礦出口禁令是出于多方面的考慮。該政策可以增加該國自然資源的附加值,增加新增就業崗位,增加外匯收入,促進經濟增長等。
韓國:擬于2030年將服務出口擴大近一倍
韓國企劃財政部周一表示,韓國計劃到2030年將包括娛樂內容和醫療保健在內的服務出口擴大近一倍至2500億美元,目標是成為該領域的全球第七大出口國。
韓國:美國成第一順差國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韓國對美貿易出現72億美元順差,美國由此成為韓國第一大貿易順差國。按對美出口產品來看,石油制品(30.5%)、石化(24.7%)、鋼鐵(26.6%)、汽車零部件(16.2%)、二次電池(50.0%)、塑料制品(15.9%)等7個品目出口額均增長。
泰國:4月份出口連續7個月下降
據商業部網站,2023年4月泰國出口總額217.23億美元,同比萎縮7.6%;出口額231.95億美元,萎縮7.3%,這使得4月份經常性貿易逆差額達到14.717億美元,其出口連續7個月顯示下滑。
越南:大米出口價格創十年來新高
據越南農業和農村發展部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今年前5個月,大米出口量達近390萬噸,出口額約達20.2億美元,出口量和出口額較2022年同期分別增長40.8%和49%。這也是2013年至今各年份同期的最高增幅。年初以來,越南出口大米價格持續上漲,平均達到517美元/噸。這被認為是近十年來最高的平均出口價格水平。
菲律賓:預計糖產量下降,著眼于增加進口
菲律賓糖業監管局(SRA)代理局長Pablo Azcona表示,由于缺乏由甘蔗秸稈制成的生物燃料,導致精煉廠停產,糖產量或下降約10萬噸。該國可能會出現約5萬噸精制糖的短缺。預計供應只能維持到8月31日。SRA表示正計劃進口15萬噸精制糖,以填補可能出現的缺口,并補充緩沖庫存。
沙特:2023年一季度進出口1326億美元
據沙特統計局公布數據,一季度沙特進出口達1326億美元,進口額490億美元,較上季度下降4.8%,比去年同期增長18.1%。受石油出口下降影響,第一季度出口836億美元,同比下降14.6%。中國仍然是沙特最大的進口來源地和最大出口目的地國。
俄羅斯:季克西港將對外國船只開放
俄羅斯政府網站當地時間6月3日發布公告,根據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簽署的命令,位于雅庫特北部拉普捷夫海沿岸的季克西港將成為對外國船只開放的國際港口。公告強調,俄政府這一決定將可能為啟動在納伊巴村建設深水港樞紐的投資項目創造條件。項目建成后,港口貨物年吞吐量預計可達3000萬噸,項目實施有助于季克西港乃至北方海路的發展。
土耳其:黑海海峽通行費將再度漲價,費用提高8%以上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從今年7月1日起,土耳其將把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的通行費用提高8%以上,這也是自去年10月以來土耳其再度漲價。
希臘:貨物出口增長速度首次超過服務出口
阿爾法銀行近日公布的報告顯示,2021年希臘貨物出口增長近30%,2022年增長了37%,占GDP的20%以上,創下歷史新高。2023年第一季度貨物出口繼續保持上升趨勢,達137億歐元,同比增長17.8%。這是自1998年以來希臘貨物出口增長速度首次超過服務出口。
瑞士:4月進出口均下降
瑞士聯邦政府網站6月1日發布消息,2023年4月瑞士貨物貿易進出口均下降。經季節性調整后,出口大幅下降6.8%至210.96億瑞郎;進口下降3.6%至188.77億瑞郎,為12個月來最低。貿易順差約22億瑞郎。
英國/美國:簽署《大西洋宣言》
當地時間6月8日,英國首相蘇納克與美國總統拜登與蘇納克簽署了一份新的《大西洋宣言》,旨在增加兩國在人工智能(AI)、關鍵礦產、清潔能源和安全等領域的合作。然而,這份聲明卻并不是英國脫歐后醞釀多年的、與美國的全面自由貿易協議。在8日的白宮聯合新聞發布會上,拜登被問及為何不同意與英國達成自由貿易協定,他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轉而列舉了兩國正在合作的領域。
英國:與澳大利亞、新西蘭自貿協議生效
中新社倫敦6月1日報道 ,英國與澳大利亞、新西蘭簽署的自貿協議于5月31日午夜開始生效。這是英國自脫歐以來首次簽署的貿易協定。英國政府發布的信息稱,根據貿易協定條款,英國對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出口的所有商品的關稅將取消,服務貿易進入這些市場的準入也將取消,數字貿易和工作簽證的程序得到大幅削減。
歐盟:將從烏克蘭進口農產品的禁令延長至9月中旬
據一位歐盟消息人士稱,歐盟委員會已經將從烏克蘭進口小麥、玉米、油菜籽和葵花籽的禁令延長至9月中旬。據悉,該禁令于5月2日生效,取代了包括波蘭在內的烏克蘭周邊國家實行的單邊限制。
烏拉圭:5月出口下降31%
據烏拉圭《國家報》6月2日報道,烏投資和出口促進局報告顯示,含自貿區在內,5月份烏貨物出口總額為10.59億美元,同比下降31%。這是繼4月份創下三年來最大月度降幅后,出口連續八次下降。今年前五個月,烏貨物出口47.22億美元,同比下降14%。
澳大利亞:因鐵礦石出口下降,4月貿易順差收窄
據智通財經,由于鐵礦石和其他金屬出口下降,進口增加,澳大利亞4月份貿易順差收窄幅度超出預期,但仍保持健康。數據顯示,澳大利亞4月商品及服務貿易帳為112億澳元(約合75億美元),低于預期的137億澳元。自2018年1月以來,由于向亞太地區新興經濟體銷售鐵礦石和天然氣,澳大利亞每月都實現貿易順差。出口的意外之財提振了該國的財政狀況,其預算將在15年來首次恢復盈余。
來源:浙江貿促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