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人謙虛,工作很踏實”“他是在鋁行業工作最久的人”“他是一位了不起的鋁專家”“他經常現場指導我們技術,還幫助公司攻克了很多技術難題”“他是我們大家的楷模和榜樣”…… 提到田海軍,六盤水雙元鋁業有限責任公司的職工們無不稱贊。
從1993年被分配到貴州鋁廠從事電解工作,到2016年通過人才引進擔任水城經開區雙元鋁業公司副總經理。田海軍始終堅持“干一行愛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工作理念,白天穿梭在生產車間,力求摸清每一臺電解槽的運行狀況;夜晚伏案鉆研,思考檢驗各項操作的合理性,在推動鋁產業健康發展中田海軍兢兢業業、大膽實踐、勇于創新的“鋁行者”形象深入人心。
田海軍(左)在工作中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央企業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全國有色行業技術能手、貴州省有突出貢獻高技術人才、貴州省工業系統經濟技術創新能手……每一份沉甸甸的榮譽背后都承載著田海軍無數的心血與汗水。 2020年,雙元鋁業216臺電解槽出現不同程度的破損。如何在不停產的情況下修復電解槽?田海軍日夜思考,經過反復推演和論證,大膽提出“在線修復電解槽”的思路。 然而,想法一經公布便招來一片反對聲音:“在線修復電解槽,某廠干過,但是失敗了,不現實!”“萬一修補的時候,漏了怎么辦?”“900多度的液體,怎么在里面操作?” 面對質疑,田海軍堅持自己的判斷和思考,一一給出解答,并著手組織技術攻關。沒有現成的操作標準,他親自制定;沒人懂得操作步驟,他親自示范。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試驗—總結—優化—再試驗,最終形成一套技術上可行、安全上有保障的“電解槽破損在線修復技術”。此項技術的研發不僅為公司節約大修費用1.1億元,有效降低成本,還讓雙元鋁業成為國內第一家真正實現在線修復破損電解槽的電解鋁企業。
產業集群是產業鏈向中高端邁進的必由之路,是提升產業發展能級、增強區域產業競爭力的關鍵抓手。
田海軍(右)在工作中
2013年,人社部授牌成立“國家級田海軍技能大師工作室”。工作室成立后,水城經開區充分發揮鋁產業聯合黨委主體作用,聯合下游鋁加工企業成立鋁產業鏈研發中心。 研發團隊在田海軍帶領下,成功探索出“1+3+N”鋁產業發展模式和“三鏈兩集群”鋁產業發展理念。積極引進和推動建成系列下游鋁加工項目,成功打造了一條“源頭資源最少,鏈條最長”的鋁產業鏈,水城鋁產業市場綜合競爭力大幅提升,瑩月帆、安潤吉等專精特新企業隨之產生,其生產的部分產品填補了貴州省的多個空白,雙元鋁業也因此連續3年被全國鋁行業評為明星企業。 產業要振興人才是關鍵。 為了讓鋁產業得到長遠的發展,田海軍一方面積極邀請行業專家到廠授課,組織技術人員定期參加行業技術培訓;另一方面自己則毫無保留地將掌握的技術技能傳授給身邊同事,通過以老帶新傳幫帶的方式,幾年來共培養出操作技術型人才126人,為公司乃至六盤水鋁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打下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除此之外,田海軍還十分注重“校企合作”,積極與中南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貴州大學等高校建立技術合作關系,共同研發新的管控措施,持續提振鋁產業鏈發展能力。其中,與中南大學等單位合作完成的“有色冶金工業爐窯節能技術開發與應用”項目榮獲2021年度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楊賢瑩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黃瑤
編輯 魯媛
二審 劉定琿
三審 孫勤